探访浙江嘉兴“农业梦工厂”:小番茄种出“科技味儿”******
(新春走基层)探访浙江嘉兴“农业梦工厂”:小番茄种出“科技味儿”
中新网嘉兴1月12日电 (张雨滴 钟鑫媛)凛冬已至,春节将近,走进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湘家荡农业数字化工厂,这里却是一派春意盎然、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在这座钢结构和玻璃组成的面积约为3万平方米的温室内,绿油油的番茄藤蔓丛里延出一条“H”形轨道,一辆升降车从轨道上缓缓滑出,工作人员正站在车上,将茎蔓从架绳上取下,再小心落到落蔓架上。
走进这座“农业梦工厂”,让人最直观的感受是“清新”,没有传统菜园里的泥泞,白色是整个基地的主色调,一排排番茄秧苗统一生长在一块密封的长条形栽培基质上,每株秧苗根部插有一根小细管,整个种植区非常干净,几乎看不到灰尘。
“我们采用的是椰糠基质栽培、营养液灌溉的方式进行培育,生产的是全程可追溯的高品质果蔬,全部实现智能化、标准化。”湘家荡数字化农业工厂工作人员陈寒介绍。
与传统种植不同,一个个新技术将大棚“全副武装”起来,番茄从育苗到结果,实现了全周期的数字化,做到每一个细节都可控,而且产量非常可观。而科技感满满的设备也让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劳动强度大大降低。
“在这里干活真好,不出远门就能挣份工资。”大棚里番茄植株上一个个红透了的番茄,映红了正在打老叶的工作人员李建英的笑脸。
自从到湘家荡农业数字化工厂上班以来,李建英才发现“田”居然还能这样“种”,同样是在种地,跟过去相比,手脚都不会弄脏。
在番茄林中,还有装着熊蜂的箱子。陈寒介绍,传统农业中,授粉是通过人工点激素进行的,可能产生激素残留的现象,现在智能农业采用从以色列引进的熊蜂作为生态连接,给番茄授粉,就能够避免这种问题。
玻璃温室大棚里,种植着是黑巧、黄葡、红莓、金橙、咖宝等10个品种的小番茄,犹如一座“番茄森林”,空气中还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果香。
如今,长势旺盛的番茄已进入熟果期,番茄藤上硕果累累,一串串果实圆润饱满、层层叠叠,员工们正忙着采摘、包装、发货,上下飞舞的熊蜂不时落在番茄花蕊上。
“摘下来的番茄不用洗,直接就可以吃的,我们不打农药。”陈寒说着摘下一颗番茄递进了嘴里,一口咬下,汁水从嘴角沁出,还未咽完,又把手伸向了藤蔓。
除了令人“惊艳”的技术,这里出产的水果还有“惊艳”的产值,数字+农业在这里碰撞出大数据时代的新火花。
据了解,这里的番茄进入熟果期之后,基本上一周就可以收获一次,每年可以结40多穗果,产量及产值是传统温室的5倍以上。
“现在的订单主要发往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消费者遍布全国各地,深受高端市场欢迎,临近春节,更是供不应求。”陈寒说。(完)
粤港澳大湾区新能源汽车出口再添新通道****** 中新网广州1月12日电 (唐贵江 关悦)1月12日,随着一声汽笛鸣响,经广州海关所属广州车站海关监管,一列载有50台东风岚图新能源汽车的X8186次班列从广州国际港站驶出,将通过霍尔果斯口岸出境抵达欧洲,预计全程用时15天。 这是广东省开出的首列国产新能源汽车中欧班列专列,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新能源汽车出口再添新通道。 广东广物国际物流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是广州中欧班列的运营企业,据其负责人介绍,相较于海运,中欧班列运输环境稳定,线路平稳,且班次和停靠站点多,车企的选择更丰富,既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又助力新能源汽车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的普及推广,使更多国货走向世界。 自2022年8月4日广州国际港中欧班列站点正式启用以来,该站点累计开行进出口班列167列,形成6条常规固定线路从全国5个铁路口岸进出境。广州海关以安全高效的监管服务中欧班列联通欧洲、中亚、东南亚等地区,将电子产品、服装鞋靴、家用电器、机械设备等“中国制造”商品源源不断送达海外市场。 为确保新能源汽车专列顺利发运,广州海关积极落实海关总署关于支持中欧班列发展十条措施,主动对接外贸企业需求,精准提供畅顺货物通关、物流供应链稳链强链等监管服务保障,开通新能源汽车出口验放“绿色通道”,压缩通关时间,全力保障国际物流链供应链畅通。 2023年以来,广州中欧班列继续加速“奔跑”。据统计,截至1月10日,广州海关共监管开行进出口班列12列、发运标箱1096个、货值3.28亿元人民币,发车数量已超2022年1月整月。(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 至尊彩票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