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囚禁致307人受害3人死亡 台湾检方起诉29人******
中新网12月27日电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台湾检警11月间宣布侦破求职诈骗虐囚案,于淡水、中坜等地救出被害人,并查出3人身亡遭弃尸。士林地检署今天(27日)起诉主嫌陈某、傅某等29名被告,并对陈某、傅某求处无期徒刑。
士林地检署发布新闻稿表示,警方认定傅姓女子等人涉犯私行拘禁致死等罪嫌,依法向法院提起公诉。
检方指出,本案起诉29名被告,其中27名被告羁押中,被害人共计307人,包含因求职被骗遭拘禁者61人、误信投资等诈骗手法而汇款者246人,诈骗金额高达新台币3亿9667万余元。
检方表示,被告等人以精细分工与境外诈骗团伙成员联手,共同对广大不特定民众实施诈欺犯罪,另以各种名目吸引民众提供账户,再以蒙眼、嘴塞毛巾、上手铐、脚以束带捆绑方式强取财物。
检方指出,被告等人将民众囚禁在狭小空间,稍有不从即以暴力对待,并不时在食物中掺入毒品,借以囚禁、凌虐被害人,期间更造成3名被害人死亡,而被告等人为掩饰拘禁致死犯行,又任意遗弃被害人尸体。
检察官考量被告迄今均未赔偿被害人所受损害,对傅姓、陈姓主嫌向法院具体求处无期徒刑,其余被告求处20年至30年不等有期徒刑或从重量刑。
新闻稿同时呼吁民众,在面对高薪或不合理的征才广告时,务必提高警觉,审慎评估,以免受骗上当。
法治让生物多样更多彩******
□ 法治时评
□ 李兆娣
近日,广东、浙江、安徽等地集中发布生态多样性保护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很早就将“共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不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有一部分人为了一己私利,目无法纪。有的肆意进行象牙、噬人鲨等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交易,有的在湿地自然保护区修建工业园区,有的突破长江生态保护红线非法捕捞……惩治各类违法行为,除了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外,开展公益诉讼也是重要途径。通过充分发挥检察公益诉讼跨区域、跨领域的综合监督制度等优势,能够有效震慑各类有关犯罪,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效果最大化。
公益诉讼的运用和成效是我国依法开展生物多样性治理的一个缩影。近些年来,我国不断建立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法规体系,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提供制度保障。“十四五”规划明确将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构筑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作为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的重要工作内容。近10年来,我国颁布和修订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生物安全法等20多部生物多样性相关的法律法规,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基本特征之一。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还需要久久为功。要进一步完善有关立法,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引导公众自觉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提升生物多样性治理能力,以法之名护佑万物生灵,在法治的轨道上让生物多样更多彩,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