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活动温暖千家万户******
慈善公益报(张迎迎)兔子灯制作、剪纸、打年糕、捏面人……春节临近,各地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让人民在体验传统民俗文化中喜迎新年,既传播时代正能量,也在参与和体验民俗文化活动中播撒传统文化,增强人民的文化自信。
民俗文化活动寻年味
日前,2023年第六届“幸福中国年”系列活动在重庆市嘉陵江畔曾家岩书院内举行,年味甚浓的民俗活动吸引了广大群众到访。
“玉兔迎春到 红梅祝福来” “金杯醉酒乾坤大 玉兔迎春岁月新 ”……书院内的大条案前,几位来自重庆市文物保护志愿者总队的志愿者,正一笔一画地写着春联。旁边的桌椅上,不少寓意美好、喜庆吉祥的春联已经完成,它们带着墨香,正静置待干。
第六届“幸福中国年”主办方曾家岩书院创始人吕真介绍说:“所有的春联、年画、福字等民俗作品,我们都赠送给广大市民,希望大家都能从传统文化中体会到欢乐,高高兴兴迎接兔年春节。”
在湖北省,第十五届宜昌·西陵庙会中,民俗游园、翰墨迎春、非遗展演等众多子活动相继登场,市民逛大集、打年货、品民俗、赏非遗。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举行2023年非遗年味圩活动,来自书法协会、文化志愿者队伍的书法艺术家们各展风采,与居民互动。
体验特色民俗迎新年
春节临近,在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家发镇的联三村,一场丰富多彩的迎新春民俗文化活动,让村子热闹了起来,吸引不少城里人前来品民俗、寻年味。
活动当天,非遗糖画让技艺传承人王强又火了一把,熬糖、刷油、化糖、绘制、冷却……只见在“咕噜咕噜”的熬糖声中,几分钟的工夫,一个栩栩如生的糖画就在王强的巧手之下大功告成。以糖为墨,以勺为笔,看得孩子们欢呼雀跃,个个瞪大了眼睛,看在眼里、馋在心里。
“真没想到,家发镇还有这么多民俗,让我们找回了儿时年的记忆。”在体验了糖画制作之后,一群带着娃娃们围上来的妈妈赞叹连连。
据了解,近年来,南陵县持续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一边挖掘文化内涵,一边助推文旅融合。
在山东省,潍坊谷德广场民俗潮玩集欢乐启幕,钩针、糖画、面人等众多传统民俗类项目,吸引许多顾客驻足体验,找寻曾经新年的回忆并合影留念。在江西省,南昌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新春剪纸DIY创意互动,兔子灯制作、剪纸等多个体验活动为新年增添一份喜庆色彩。
过了腊八就是年,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新年的味道也越来越浓。接下来,各类民俗文化活动还将继续,让人民在冬日感受到活力与欢乐,也为新一年的开始献上了满满的祝福。
【光明艺评】中国科幻电影未来可期******
近日,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发布全新预告,进入公映倒计时。我们欣喜地看到,近年来,我国科幻电影终于有了新突破,主打中国题材、来自中国想象和中国文化的科幻电影,正越来越受到认可。
一方面,中国科幻电影正试图构建一套完全自洽的逻辑体系,并寻找到了独特、先进的价值基石和文化精神内核。拿《流浪地球》来说,其构建了一个相对严谨的科学世界观,来传达我们对于全球气候、和平发展等重要议题的话语和态度,表达我们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切和责任。
其次,中国电影业界注重发展和强化现代电影的工业化标准。中国电影行业通过多年的发展,已初步实现了从“想得到”到“做得到”的进步。还以《流浪地球》为例,整部影片拥有2000多个特效镜头,制作了10000多件道具。很多画面和动作,都是全新设计和制作。
再次,中国科幻电影的专业编导人员,成长于快速发展的产业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土壤,不断探索和寻找中国科幻电影的创新之路。
由此可见,中国科幻电影未来可期。期待中国电影人打造出更多既体现中国文化特色、贴合中国发展历史和实践,又能引发全人类命运共鸣,甚至引领行业潮流的优秀科幻电影作品,讲好中国文化故事。
(内容摘编自《光明日报》2022年12月19日16版;作者:南京晓庄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郭海燕)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