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司长蒲朝勇(徐想 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为要,依法严格人为水土流失监管。水土流失与人的行为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如何强化人为水土流失监管?
对此,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司长蒲朝勇介绍,水土保持状况是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的一个重要综合性指标。水土保持工作的主要任务,归根到底是防止水土流失,而水土流失的形成和加剧与人的行为与活动密切相关,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会造成或者加剧水土流失。所以,不解决人为水土流失“增”的问题,就没法实现“减”的目标,也就没法实现水土保持率提高的目标,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成为一句空话。
蒲朝勇指出,人为水土流失监管是水土保持法赋予水行政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法定职责,更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政治任务。他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水利部把人为水土流失监管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依法督促指导50万个生产建设项目落实水土保持措施。持续实施水土保持遥感监管,通过“天上看、地面查、全覆盖”,及时发现并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人为水土流失应该说得到了有效遏制。
《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对依法严格人为水土流失监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蒲朝勇说:“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健全监管制度,创新监管方式,落实监管责任,以高水平高效能的监管,为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支撑。”
一是构建水土保持全链条全过程监管体系。依法落实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制度,强化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完善生产建设活动水土流失防治标准,针对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特点,明确差异化、针对性要求,实施分类精准监管。
二是建立精准高效的监管机制。以遥感监管为基本手段、重点监管为补充、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全覆盖、常态化开展水土保持遥感监管,依法严格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全面实施水土保持信用评价,对守信企业少打扰、不打扰,对失信企业及高风险项目重点监管。加强人为水土流失风险的跟踪预警,提高监管精准化、智能化水平。
三是强化部门间协同监管和执法联动。建立水土保持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与检查公益诉讼协作的机制,充分发挥司法保障监督作用。通过加强协同监管,压实企业水土保持责任。
四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水土保持审批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便民利企服务,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总干事:我们需要停止和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
中新网蒙特利尔12月8日电 “人类密切依赖大自然,如果我们现在不采取措施,将会承担大自然给我们的代价。”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总干事马克·兰博蒂尼日前警告称。
当地时间12月7日,COP15第二阶段会议“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共建清洁美丽世界”边会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边会由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中国新闻社主办,中国新闻网承办。
在边会的主旨发言中,马克·兰博蒂尼指出,我们无须再向全世界赘述我们所遭受的自然世界的悲剧。全球80%的湿地和100万物种遭到了破坏,过去50年以来,全球陆地和海洋生物总量降低了69%。人类活动对大自然的影响,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人类活动不仅影响到自然,也会影响到人类自身的生活和经济,以及幸福度和愉悦感。
“世界经济论坛中一半的议题都跟生物多样性有关,世界劳动组织有三分之一的议题都跟生物多样性相关,在农业和加工业领域里,生物体系的健康对我们至关重要。”他说。
兰博蒂尼强调,生物多样性和人类安全密切相关,我们需要停止和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趋势,任何与这一目标背道而驰的行为都是无法被接受的。我们必须要把全部的精力集中到实现这一目标上来,人类社会的美好未来离不开大自然的保护。
“我们经历了从形成这些观点,到现在负责任地采取行动来减少对自然的损害后果(的过程)。企业界、政界、投资人、消费者都能参与其中,都拥有足够多的机会做出改变。”他呼吁道。(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 至尊彩票地图 |